鸽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个冬季在海南看电影,感觉很好
TUhjnbcbe - 2024/4/24 17:25:00

对一个要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抱猫取暖的人来说,去热带海岛度假就像需要配货才能买到的奢侈品。

有时间有计划还不够,最紧要的是要把猫的“假日生活”安排好才能出门。

就因为如此,我在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幕两天后才到三亚。

迟到两天,我就错过了开幕片《热气球旅行家》,错过了伊莎贝尔·于佩尔领衔的竞赛单元评审见面会,也没赶得上伊桑·霍克和西蒙·韦斯特的大师班。

错过自然是一种遗憾。遇到的媒体同行们安慰人的方式就是告诉我:其实你也没错过什么。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早就学会不把安慰当真。

有意思的在于,这句安慰之后,一般就是吐槽了。

或者,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和许多为这个电影节工作的年轻志愿者一样,仍旧是太年轻。用电影节的艺术顾问高思雅的话说,它是“亚洲地区最年轻的国际性电影节”。

但当我在海南岛电影节看完第一部电影之后,我就决定,不管接下来的一周会有怎样出人意料的经历,我都会选择原谅。

这部电影就是日本导演周防正行的《默片解说员》。

年的《窈窕舞妓》之后,周防正行导演已经有五年没有新作面世。

作为回归之作,《默片解说员》里有周防正行导演一如既往的温暖、幽默和希望。这一次,他还融入了对于电影无尽的热爱。

《默片解说员》的故事发生在大正时代(-)的日本。梦想成为默片解说员(又称为活动弁士)的男主角(成田凌饰)和想要做演员的女主角(黑岛结菜饰)在长大后一个加入窃贼团伙,一个在默片里跑龙套。

命运让曾经两小无猜的他们再次相遇,但通往幸福的路总是荆棘密布。伴随着主角们的冒险,一幅默片解说圈的搞笑浮世绘逐渐展开。

观影的过程中,我有几次几乎要笑到座位下面去(不是夸张)。这并不是因为我笑点低,因为影厅内的笑声也是此起彼伏。

周防正行不仅选择一个与默片相关的故事,整部影片的叙述方式和风格也同样在向默片时代致敬。演员们略显浮夸的表演与跳脱的剧情与电影里上演的那些默片如出一辙。

片中,普通人对于解说员的追捧与当代的粉圈文化似乎也没什么分别。而“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从大正时代的女主口中说出来,搞笑和讽刺程度也全都翻倍。

看到放映员用自己珍藏的胶片素材拼贴出一部关于爱情的混剪时,也很难不被电影世界营造的美好打动,就像看到《天堂电影院》里的吻戏混剪一样。

《默片解说员》之后,我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又看了十几部电影,但这部片子依然还是我这次观影的最佳。

这并不是说,接下来的观影当中没有惊喜。

黎巴嫩导演瓦利德·莫阿内斯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就是最大的惊喜之一。

这部影片拿到了金椰奖的最佳儿童片奖,也将代表黎巴嫩申报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

影片的故事时间是年6月6日。这一天,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爆发了。而导演呈现的则是战争爆发这天,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的一间国际学校内发生的种种。

学校里的小学生们都在期待着期末考试之后的暑假,他们在犹豫该不该向暗恋的女生表白,暑假要去哪里玩。

战争的爆发打断了他们的期末考试,甚至将永远改变他们之后的生活,但作为小孩子,最让他们开心的是,“明天不用上学了”。

与孩童们的天真无邪形成对照的是,听到炮火声逐渐逼近却无能为力的成年人。

《何以为家》导演娜丁·拉巴基在片中饰演孩子们的老师。当她亲眼目睹了战争的爆发,她深知她的家庭、爱情与生活都会被这场战争打乱。

即使是成年人,除了被身处其中的历史推着走,好像也并没有其他选择。

导演为影片安排了一个童话式的结尾:小男生想象中的超级机器人抵挡住猛烈的炮火,保卫了一座美丽的城市。

让人痛心的就在于,残酷而惨烈的战争才是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当象征和平的鸽子停留在人去楼空的教室中,战争的阴影已经不言而喻。

另外一部惊喜之作则是亚美尼亚电影《傻子伊万与熊的故事》。

与《》一样,《傻子伊万与熊的故事》也与现实事件休戚相关。这部影片让人惊喜的点在于,经过漫长的铺垫之后,它终于让所有情绪在最后有了突然的宣泄。

片中,俄罗斯士兵伊万持枪闯入亚美尼亚平民家,杀害了家中的七口人,甚至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

这桩杀人事件在亚美尼亚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还有人试图进行以眼还眼式的报复。

神父埃弗蒂斯不主张这样的报复,他试图安抚其他人,也尝试着以宗教的悲悯去宽恕罪人伊万。

但当神父发现伊万并不会认罪,更不会忏悔的时候,他反而成了那个一枪结果了罪犯的人,“愿你下地狱吧。”

如此硬核的结尾,使得影片此前的沉闷压抑一扫而空。所有的暗流涌动终究都会爆发,不同的是,它们是以何种形式爆发。

这次电影节,我看的唯一一部华语片是李云波导演的《无名狂》

从影评人转型做导演,李云波的的第二部长片选择去尝试一部武侠题材的作品。

影片以明代万历年间无名门与唐门两大门派的恩怨情仇为主线,截取了一个江湖传说的段落去呈现。

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它对华语武侠片的承继,也可以看到它对日本剑戟片的致敬。

而在观影后,我也一直在想,华语武侠片的未来,会是怎样。

或许只是一种巧合,这次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看过的电影中,将近半数的主题都与寻找父亲或者是父子、父女关系相关。

《宝贝男孩》中的男孩欧提斯始终无法从父亲的虐待给他造成的影响中走出来。

同时作为编剧与主演的希亚·拉博夫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完成了一个跨越虚构与现实的故事。

长大后的欧提斯(卢卡斯·赫奇斯饰)将父亲(希亚·拉博夫饰)带给他的痛苦视为父亲留给他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他拒绝接受心理治疗,理由是“不能把这唯一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也拿走”。真实得令人心碎。

《吞咽》中,嫁入豪门的女主角亨特(海莉·贝内特饰)在怀孕后患上了异食癖,所谓的豪门生活并不是导致她患病的根本原因。

亨特的母亲被强奸怀孕后,选择生下她,而亨特的人生也因此背负着某种罪恶感。

她最终站到曾是强奸犯的父亲面前,仿佛《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找到了制造他的“上帝”,质问父亲:“你觉得我像你吗?”

她得到的回答是:“你不是我,你没有做错什么。”

电影前半段对于女主角家庭生活的描绘,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控制和剥削。女主角的反抗从自残到逃脱,循序渐进。

由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女主角与父亲的对话,并非是和解,而是女权主义对抗男权文化的宣言。

身为女性,不是一种错误,也不该是原罪。

《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中的父亲费拉兹(塞米·鲍亚吉拉饰)在儿子意外中弹,急需肝脏移植的时候,突然得知他并非儿子的亲生父亲。

一个看上去狗血的家庭故事在导演迈赫迪·巴索伊手中,被赋予了更多不同层面的思考。

血缘关系是不是父子之间唯一的连接,这种情境之下的婚姻又该如何继续下去……这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好像给了我们,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明说。

正如生活的答案,从来不只有一种。

《一个父亲的寻肝之旅》最终在海南岛电影节获得最佳编剧奖。男主演塞米·鲍亚吉拉成为威尼斯影帝后,也再次凭借这部影片与日本演员松田龙平同时拿到了海南岛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

《篷车之旅》中,菲恩·怀特海德与斯特凡·巴克饰演的两个背景迥异的十八岁男孩因为偶然的相遇,一起踏上了一段混乱而又难忘的欧洲之旅。

一边是英国男孩与家庭的决裂,一边是刚果男孩寻找兄长的坚持,两个不同意义上的边缘青年最终被彼此拯救。

年的《维多利亚》之后,德国导演塞巴斯蒂安·席佩尔没有继续长镜头的实验,但他对青年一代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冬季在海南看电影,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