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香港第一包租公吴宗权名下房产15645套
TUhjnbcbe - 2024/6/4 19:36:00

吴宗权,“香港第一包租公”。这个略带调侃的称呼背后,是实打实的天文数字财富:坐拥套房产,每年仅收租金就可以获得亿的收入。

一直以来,人们印象里,香港是繁华、富饶的,但真实的香港生活,疯狂得超乎想象。

在香港,房子都是属于有钱人的,普通人终其一生,也别想渴望拥有哪怕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一个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家,不知埋葬了多少人的理想和幸福。

01包租公坐拥1.5万套房,普通人住8平劏房

吴宗权,相比于李嘉诚、郑裕彤等人显得有些“不知名”,但是他才是真正的香港第一包租公。吴宗权拥有汇聚了香港70%奢侈品销售量的海港城,这片地方仅租金就高达亿,香港的时代广场等物业也都属于吴宗权。

除了香港的地产以外,吴宗权在成都、广州、上海也都有物业,每年为他提供亿左右的租金。这样算下来,内地加上香港,他仅收租一年就可以得到亿。

吴宗权是一个妥妥的富三代,35岁那年,他接过了67岁父亲吴光正的摊子,当时交到他手里的生意一共有0亿,绝对担当得起“商业帝国”。

吴光正的钱和财产也是从他的老丈人手里“继承”来的,吴光正是曾经的华人首富、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女婿。算起来,吴宗权是包玉刚的外孙,自然称得上是顶级富三代。

虽然香港大部分包租公都没有吴宗权这么夸张,拥有上万套房子,但大部分手里也都攥着四五套房子,凭着这些房子,他们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富裕自由。

与他们相比,那些只能租房子住的普通人,生活着实有些凄惨。

“劏房”,是香港非常普遍的一种居住房。“劏”在粤语里就是“剖开”的意思,劏房就是把一间完整的房子经过改造,变成数个供人居住的小房子。

一间平左右的房子,单独租出去的价格非常高昂,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如果将其分割成一间间5到10平方的小房子,租客就会增加许多。

香港的一位小姑娘向丽,在香港租了一间劏房,仅有8平方。这样的小房子连其他地方的卧室都不如,但她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即便只有8平方米,她每个月都要交港元租金,差不多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在香港的劏房里已经够便宜了,是因为地段不算多好才这样定价的。香港傲林轩的一个户主把自己平方的房子改造成18间劏房后,每间标价港元一个月,面积连8平方都没有。

在中国大部分城市,一个月元,可以成为一套平方的房子的月供。但是在香港,这点钱只够住8平方的劏房。

推开门,房间的布局一目了然。门口左手边是鞋架子,右边是一张小桌子,既是厨房,也是餐桌。往前走几步就是书桌和小床,书桌旁边是用玻璃板隔开的暗卫,没有窗户透气,全靠头顶的小排气扇。

由于卫生间空间非常有限,淋浴头几乎是照着马桶盖冲下来的,每次洗完澡,整个浴室都是湿漉漉的。所以一些常放的卫生纸、毛巾在洗澡前都要拿开,洗完澡还得把浴室擦一擦,否则会非常潮湿。

逼仄的小房子,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但是住户们别无选择。

年,一部制作成本仅有万的电影《一念无明》横空出世,在香港掀起了轩然大波。不是因为里面的主演有曾志伟,而是它把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刻画得细致入微,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这部影片改编自一部真实的香港新闻案件,余文乐扮演的男主患有躁郁症,曾志伟扮演的父亲挤在仅有几平方米的劏房里,每天过着煎熬的日子。

除了对精神病患者照顾的反思,这部剧对香港普通人逼仄、狭小的生活也入木三分。就连主演曾志伟都在拍完戏后表示:“太令人恐惧了,在那样的环境里,怎样豁达的人慢慢都会受不了。”

比向丽这样的独居女孩更惨的,是一家人都居住在不足10平方的劏房里。小灵一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她和丈夫小涛带着一儿一女,四个人住在劏房中,非常艰难。

小灵在13岁那年跟着父母一起来到了香港,后来嫁给了香港打工的小涛,夫妻俩在香港定居。后来,小灵怀孕了,生下了两个孩子以后,为了照顾家里,小灵辞去了工作当一个家庭主妇。

小涛则在附近一家物业公司当保安,一个月只能拿到一万出头的工资。也许在其他地方,月薪一万多还不错,但是在香港,这笔钱远远不够。

单单是房租就要占一半的收入,再加上两个孩子上学、一家人吃穿用度,日子紧巴巴的。小灵要经常去食物银行领取一些食物,再去菜市场淘一些便宜耐吃的菜。

屋子的空间非常有限,进门就是厨房,由于厕所没有地方,洗衣机也放在厨房的位置,做饭都在洗衣机盖子上进行。炒菜时,没有油烟机,甚至连窗户都没有,只能依靠一个小小的排风扇慢慢通气。

每次做饭的时候,油烟就会浸透整个房间,味道久久不散。做完饭,小灵还要花费一个小时才能把屋子打扫干净。

东西太多,物品摆放得乱七八糟,导致门都打不开,只能半开。小涛每次下班回家,都要从门缝里挤进去,与孩子们简单地打个招呼,一家人就坐下来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幸福感还是很强的。虽然桌子不大,但是坐下四个人是正好的。其实原本在设计的时候,小涛想过撤去餐桌,改成一家人站着、轮着吃饭,但是小灵觉得餐桌是最能凝聚一家人幸福的地方,所以坚持留了下来。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有围在餐桌前,才能真正感觉到“家”的味道。吃完饭,餐桌稍微收拾一下,就成了两个孩子学习的课桌,他们会在这个小餐桌上写作业、学习。

最让小涛夫妻头疼的地方是睡觉。一家四口的床非常简单,是一张上下铺,两个孩子睡下面,他们两人睡上面。不过更多时候,小涛会选择在保安室休息,腾出来地方给妻子和女儿一起睡。

事实上,小涛小灵并非没有未来。他们早在五年前就排队等待租赁公屋,如果能搬到公屋居住,生活质量无疑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对他们二人而言,公屋完全是为两个孩子准备的,等到孩子长大了,肯定不能再睡在一张小床上,所以公屋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他们已经准备了好几年,但是依然遥遥无期。

不知这样的等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02在“棺材房”里枯涸的人生

香港有万人居住在公屋,每年超过25万人在排队等公屋资格。不过也有人会选择放弃公屋,继续住在劏房,因为一般的公屋租金在10港元一个月,几乎占去了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而且公屋的位置大多非常偏僻,有些住进公屋的人,每天要花上四五个小时辗转在工作的路上。在市区上班,在郊区生活,这种日子着实不好过。

小灵夫妻虽然艰难,但至少可以相互依靠,共同为了一个明朗的未来奋斗。而独自抚养女儿的阿娥更惨,她一个人带着女儿居住在7平方的劏房里,倒也算不上拥挤,只是许多地方都不方便。

房间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小床、一张桌子、一个冰箱,摆上一些平日使用的东西,屋子满满当当了。

最尴尬的是,由于腾不出地方当厨房,阿娥必须在厕所才能做饭。平时厕所的排气不太好,再加上油烟,偶尔做一次饭的味道着实难闻。阿娥对此倒是很乐观,甚至还将房子描述为“老鼠窝”。

所以平日里,阿娥都不会在家里做饭,而是到街边超市买点吃的,一般都是买碗面或者盖浇饭,再去公园的凉亭里吃饭。

阿娥本身吃的不多,女儿年纪还小,所以她每次都是只买一份饭、两份菜,加起来也不过29港元。这种快餐其实营养价值不高,但是她别无选择。

平日里能在公园吃这些便宜的饭,已经很值得高兴了。有时候遇到不好的天气,刮风下雨,他们不得不去店里吃饭。而店里的堂食比外卖要贵一倍,因为堂食都是精烹细调的,外卖是粗放随意的。

每次吃完饭,阿娥就会带着女儿在公园里玩一会儿。在公园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宽敞的天地,她总能暂时忘却那个所谓的“老鼠窝”。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阿娥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后女儿长大成人了,她该何去何从,是像她一样在劏房里蜗居一辈子吗?

如果说劏房的住户已经够可怜了,那些连劏房都住不上的人,更是水深火热。

将类似劏房规模的小屋子用木板纵向隔开,就形成了一个个长1.5米到2米、宽和高均约半米的小房子。这种房子下面就是一张床垫,两侧摆放东西,正前方对着一张桌子。

有人给这种房子取了一个名字:“棺材房”。可不正是棺材吗?四面都是小木板,空间仅够一个人躺下,甚至连躺下都有点为难,简直比棺材还要小。

一个年轻的工人阿明就住在这种棺材房里,属于劏房里的劏房,即便如此,一个月的租金也要0港元。他在附近的一个水泥厂里打工,每个月要寄给家人一笔钱,剩下的仅够自己的吃穿用度而已。

在这种屋子里生活,毫无隐私可言,因为一举一动都有“隔壁”的人听到、感觉到,甚至能听到左右两边的租客睡觉的呼吸声。

棺材房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厕所是公共厕所,公共厨房就不存在了。住在这里虽然能省一些房租,但是很大一部分又浪费在了吃东西上,相比于劏房也只能节约个一两千港元。但是有时候,一两千港元就是月光族和有积蓄的差距。

阿明从没有把“棺材房”当作自己的家,这里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从外面看,棺材房也不是位于什么“贫民窟”,它们同样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小区里,只是被房屋所有者们改造成了这样的小屋,成了一节节车厢通铺。

在香港,有超过20万人居住在劏房里,以及比这个数字更多的人住在“棺材房”。为什么这样的景象在香港成了常态,看似与城市的繁华格格不入,实际上相伴相存,如影随形。这座城市,也因为有了劏房、棺材房而变得更加复杂。

劏房和棺材房大行其道,关键就在于香港的住房开发严重不足。香港有超过平方千米的土地,却仅有多万人口,按理说土地资源是绝对够的。

但是香港的土地资源开发仅有24%左右,其中住房面积还不足7%,住房相比于庞大的人口严重紧缺。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家”,价格逐渐被抬到了一个高点。

香港的房产市场交易自由,并不像内地城市有严格的购房限制。这就导致香港的一些富人利用购房市场敛财,拉大贫富差距。

他们用手头的钱囤积房子,改造成劏房再租出去,就能实现躺着赚钱的目标。租得越多,赚得越多,而那些租户们收入都被吸入了富人手里,形成了一面良性循环、一面恶性循环的局面。

这种天价房屋到底该如何得到解决?目前,香港房地市场已经给出了一个优质答案。最近香港房产市场上涌现了一批小户型房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这种小户型面积只有20平方到40平方,与酒店房间差不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加上精美的装修、便利的条件,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买家。

这种房子价格也低得多,一套只需要几百万,相比于那些动辄千万的大户型房子,小房子的出现无疑是全新的选择。

虽然比起劏房,小户型房子也大不了多少,但是已经具备了舒适生活的基础条件。对于一间房子而言,户型大小固然关键,但是装修、配备设施也有巨大的作用。

03疯狂的现实,无解的难题

当年轻人们不再被迫在厕所做饭、不再挣扎于拥挤不堪的杂货间里,他们对未来就有了更多的渴望,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工作、去生活。

也有人好奇,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在香港住“棺材房”也不愿意到内地发展?其实如果有选择,他们也会愿意做出改变,只是大多数时候,即便来到内地也无法解决问题。

一方面,很多人在香港生活多年,有些甚至是出生就在香港,在这些劏房里。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即便明知道内地有更大的房子,也不会选择离开。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故土,只要自己觉得可以过下去,就没必要改变什么。

另外一方面,香港虽然生活成本高,但收入也相应地高。比如小涛这样的保安都可以实现月入过万,甚至连普通的洗碗工也能挣到一万多港元。他们从事的工作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可替代性强,来到了内地,未必能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

人生地不熟,如果贸然转到内地工作,恐怕很难找到工作,即便找到了,收入也会差好几倍。像小涛这样养家糊口的,如果一个月给他开三千工资在内地当保安,很难养活一家四口。

此外,香港的福利政策还是不错的,起码生存不成问题。像小灵这样的家庭主妇还能到食物银行领取食物,失业人员还能领取一定的补助金。

但不管怎么说,棺材房始终不是适合长久居住的地方,如果让一个人十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地生活在这种屋子里,对精神和身体都是莫大的折磨。

年,内地二线城市的一个普通人王鸣棠举家搬到了香港深水埗区生活,一家三口住在24平方的“大型”劏房里,五年之后,儿子患上了自闭症。

他的儿子小时候活泼好动,但是由于房子太小、隔音太差,在家里说话时会被邻居找上门。后来,小孩子每次想要蹦跳都会忍住,想要大声说话,也会竭力克制。

甚至有时候,只要一听到敲门声,他就会立即捂住嘴巴,表示自己没有喧哗,久而久之,他不愿意交流,整天在狭小的房子里发呆。

这并非是孩子太吵闹了,而是房子实在不适合小孩子居住。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久而久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香港的大部分普通人都居住在各种各样的住所里,它们有许多名字:“鸽子笼”、“劏房”、“棺材房”,始终没有人把它们当“家”看。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仍然是个谜。疯狂的香港生活仍在继续,就像一列永不停息的火车,始终颠簸晃动。

参考信源

1,香港一户人家的真实生活:4口人蜗居36㎡小屋

2,香港房地产业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第一包租公吴宗权名下房产15645套